计算啦
首页
全部分类
首页
>
非标自动化设计
>
凸轮分割器选型
>
凸轮分割器之输送带式传动
Date:2025-05-25
HTML
保存结果
我的结果
工况
代号
值
单位
间歇分割等份
N
主动齿轮节圆直径
D1
cm
主动齿轮重量
W1
kg
从动齿轮节圆直径
D2
cm
从动齿轮重量
W2
kg
传动轴直径
D3
cm
传动轴重量
W3
kg
传动轴数量
A3
支
链轮节圆直径
D4
cm
链轮重量
W4
kg(每组)
链轮组数
A4
组
链条重量
W5
kg(每条)
链条数量
A5
条
夹具重量
W6
kg(每组)
夹具组数
A6
组
工件重量
W7
kg(每组)
工件组数
A7
组
输送带输送间距
Pc
cm
凸轮转位角度
Qh
度
入力轴回转数
n
rpm
凸轮曲线系修正正弦曲线(M.S.),因此:
最大非向性速度
Vm
最大非向性加速度
Am
凸轮最大扭力系数
Qm
摩擦系数
u
安全系数
fe
马达效率
Z
计算
重置
例子
Copy
结果
速度比 v
12.01
选择的实际负载Te要大于
12.01
kg. m
需要电机功率要大于
0.34
kw
摩擦扭矩
271.78
HP
静扭矩(惯性扭矩)
328.90
kg.m
计算过程
(a).主动齿轮惯性扭矩IA
((W1*R1^2)/2G)
0.002551
(kg.m.S
2
)
(b.)输送带之总惯性矩……..(IB)
(1).从动齿轮惯性矩(I2)
((W2*((R2^2)+(R3^2)))/(2*G))
0.00278
(kg.m.S
2
)
(2).传动轴之惯性矩(I3)
((W3*(R3^2))/(2*G))*A3
0.000459184
(kg.m.S
2
)
(3).链轮之惯性矩(I4)
((W4*((R4^2)+(R3^2)))/(2*G))*A4
0.18302
(kg.m.S
2
)
(4).链条之惯性矩(I5)
((W5*(R4^2))/G)*A5
0.120176127
(kg.m.S
2
)
(5).夹具之惯性矩(I6)
((W6*(R4^2))/G)*A6
0.192281803
(kg.m.S
2
)
(6).工件之惯性矩(I7)
((W7*(R4^2))/G)*A7
0.18026419
(kg.m.S
2
)
(b.)输送带之总惯性矩(IB)
I2+I3+I4+I5+I6+I7
0.678981209
(kg.m.S
2
)
(c.)输送带之有效总惯性矩.(IC)
(IB*((D1/D2)^2))
0.678981209
(kg.m.S
2
)
(d.)总惯性矩为(a)+(b)之和I
IA+IC
0.68153223
(kg.m.S
2
)
(e.)出力轴最大角加速度(O)
Am*(2π/N)*(((360/Qh)*((n/2)/60))^2)
4.825835
(rad .S^2)
(f.)静扭矩(惯性扭矩)(Ti)
I*O
328.8962291
(kg . cm)
(2).摩擦扭矩
(a.)输送带上之摩擦扭矩.(Tf)
u * w * R
271.7848
(kg . cm)
摩擦负荷应等于滑动面上链条和夹具的一半重量和工件全部重量所造成之摩擦力
(b.)输送带之有效摩擦扭矩(Tfe)
Tf*(D1/D2)
271.7848
(kg . cm)
(3).作功扭矩(Tw) 在间歇分割时没有作功,因此 Tw = 0
(4).以上总负载扭矩……...(Tt)
Ti + Tf + Tw
6.0068103
(kg . m)
(二).实际负载扭矩…...(Te)
Tt * fc
12.013621
(kg . m)
(三).入力轴扭矩(Tc) 注:入力轴起动负载扭矩视为0 , 因此 Tca =0
[360 / (Qh * N)] * Qm * (Te + Tca)
3.964494792
(kg . m)
(四).计算所须之马力….(P)
( Tc * n ) / (716 * Z)
0.461416992
(HP)
( Tc * n ) / (975 * Z)
0.338845709
(kw)
此工具的结果仅供参考!
上一篇:
齿轮分割驱动计算
下一篇:
没有了
你的足迹:
相关工具
气缸选型计算公式
矩形抗扭
深、短梁抗弯
T形单筋抗弯
矩形抗弯抗剪
钢管混凝土柱计算
齿轮参数计算
外齿轮插齿、剃齿验算
圆柱齿轮测量尺寸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评论